运动和劳动的区别

我们的疗法很注重运动,指导病人怎么通过运动来康复。

在诊疗指导过程中,有病人疑问,自己每天劳动,累个半死,活动量肯定足够,还需要运动么?

其实,运动和劳动,两者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。

简单的说,整天干活的农民,看起来就一副农民的模样,一看就知道他是农民。

整天锻炼,运动的人,一看就是爱运动的人,身材匀称,精力充沛,身体普遍健康。

区别在哪里?

农民长寿健康,还是注意运动锻炼,注意养生的人长寿健康?答案不言而喻。

原来就是,一切法由心想生。把注意力放在劳动上面的人,想的是钱,想的是干活养家。注意力在赚钱,想的都是养家糊口。有点钱,怎不买点酒肉犒劳自己?所以,农民哪个会去讲究健康饮食,科学养生?久而久之,就长出一副农民样。生了病,就砸锅卖铁,送去医院救命。锅和铁卖完了,没钱了,就回家等死。

把注意力放在运动上面的人,想的是健康,想的是享受生活,想的是怎么更好的养生,乃至怎么医养自己。生病了,他们会更多的去寻求正确科学的治疗和疗养方法。久而久之,当然是导向更健康长寿的生命状态。

劳动难道不能代替运动么?

其实当然可以,只是要领悟和活用。领悟劳动、运动之于健康、治疗的作用机理,就可以随用起效。

运动、劳动,是一门科学,而且是大学问,不是想当然的,多运动就什么都好了。要不,怎么会有人花上百万买健身私教课。他们都是傻子么?不完全是。肯定是里面有一些知识,给了他足够的获益。

典型的,不少人知道运动很好,每天走路、跑步,结果膝盖痛了,不舒服了,找中医调理治疗,效果不明显,他就怕了,害怕膝关节磨坏,从此就不再运动了。那么,可想而知,体质必定下降,生活质量下降。如果是经常阅读我空间,知道该去学习怎么自我调理,有这个花钱买医疗智慧的意识和认知,他可以寻找更专业的医师,或者那些长年跑步的资深跑者,请教怎么解决。难道他们就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,他们是怎么解决的?

如果畏难,或者没有这个认知,舍弃了运动,那么,其实就是放弃了本来属于自己的更健康的未来。换句话说,花一万,延长十年寿命,谁都愿意。花一千,买个延长十年寿命的知识,却不是人人都愿意。

当然,有个冷知识,经常运动的,运动员出身的人,寿命并不比普通人长多少。原因是,他们大多只懂得运动,不懂得养生和医疗。不过,要说起生命质量,注意运动锻炼的人,肯定比长期不运动的强很多。坐在轮椅上,躺在病床上,即使熬到100岁,哪有什么生命质量可言?除了自己痛苦,也拖累家庭,拖累子女。而注意运动锻炼的人,即使生病而死,一般也是死得痛快,死得干脆,病死的过程比较短,不给家庭带去太多辛苦。

这里讲的,还是医疗智慧。万事万物,皆有其中的道理,了悉则能善用。

关于运动,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自身懒懒的,根本就不想动。

很多人因此自责,泄气,认为自己实在太懒了。其实,并不完全如此。懒也是一种病。怎么通过医疗养生方法,让身体先肾阳充足,他自然就倍有劲头,想出去动了。

我在过去的,指导病患的过程中,深悉这一点。一个人,一旦陷入某个定势,也就是生活轨道固化,想改变生活饮食作息习惯,改变生活轨道,生活状态,非常难。佛法说,末法众生,心性刚强,难调难伏,讲的就是这个。那么,这时候,往往需要从身体、经络、心理等方面,予以指导和激发。提携引手,推他们一把,使之入福慧之门。待得那人入得门,得其味,依教奉行,脱胎换骨,自然个个都欣喜感激,心悦花开。

==============

我在QQ空间发起有奖征答,有位同修回答,运动和劳动的区别,讲到,运动和劳动锻炼的肌群不同等。这些观点没有错,但并不绝对。虚云老和尚120岁时,还在出坡劳动。老和尚整天修行和劳动,估计也没怎么运动,或者讲也没那个条件。露个脸,门口就拜满一地,信众千家百户的疑难求他解答,哪有那个条件运动?另外,一个得道高僧,在操场哼哧哼哧的跑步,一身汗,好像也和高僧大德的形象不符。

在民间,也有一些农村的老人家,活到九十多岁,一百多岁,一辈子干农活,也没像城里人那般运动。

光劳动,还长寿,怎么做到的?

其实也是如上所讲的道理,行持符合于道,不拘泥于什么形式。

我们鼓励大众思考,学习、研究医疗,掌握自我疗治的大道,所以还是奖励,这是鼓励的意思。

安源 2024.2.18